FCSE 前沿研究: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HFP疏水膜用于非间接接触式膜蒸馏_水质硫化物酸化吹气仪_开云体育官网是什么,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kaiyun平台官方app
搜索
FCSE 前沿研究: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HFP疏水膜用于非间接接触式膜蒸馏

FCSE 前沿研究: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HFP疏水膜用于非间接接触式膜蒸馏

来源:水质硫化物酸化吹气仪    发布时间:2024-06-02 00:34:21
膜蒸馏,是一种采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饱和蒸汽压差为过程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其理论截留率高达10
发送询盘
产品详情

产品内容介绍

  膜蒸馏,是一种采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饱和蒸汽压差为过程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其理论截留率高达100%,可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及废污水处理等。膜润湿现象是制约膜蒸馏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因此慢慢的变多的研究者们致力于提高膜蒸馏用膜的抗润湿性能研究。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疏水性更强的共聚物PVDF-HFP为聚合物材料,引入绿色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法(Thermal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IPS)制备PVDF-HFP疏水多孔膜,用于非间接接触式膜蒸馏过程。

  引入绿色稀释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HFP疏水共聚物多孔膜。利用SEM,DSC,FTIR,XRD,接触角测试等手段对膜结构、晶相结构及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之后在非间接接触式膜蒸馏中检测其渗透及脱盐性能(图1)。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PVDF-HFP/ATBC体系相图中(图2(a)),在1040 wt% PVDF-HFP质量浓度区间内存在液液分相区,表明在制备过程中铸膜液体系会经历液-液相分离过程,并最终能够形成如图2(b),(c) 所示的双连续结构;

  (2) 根据FTIR(图3(a))及XRD (图3(b)),制得的PVDF-HFP膜均以相形式存在;膜表面水接触角的最高值为123.87;同时在较高浓度时,制得的膜的断裂强度、拉伸率分别高于3 MPa、350%,具有非常好的韧性;

  (3) 在DCMD测试过程中,(图4(a))膜的渗透通量与进料温度成正比关系,这是由于升高的进料温度提高了过程推动力;在图4(b)中,在30 h内的DCMD过程处理盐溶液时,渗透通量保持稳定,且盐截留率始终高于99.99%。

  崔朝亮(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江苏省优青,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创新创业岗”特聘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对象,中国膜工业协会疏水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课题;在Prog. Polym. Sci., Chem. Eng. Sci., J. Membr. Sci., Desalination, Sep. Purif. Techno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被SCI他引25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件和PCT专利1件,授权发明专利6件;担任Appl. Water Sci., Membr. Sci. Int.杂志副主编,同时是Chem. Eng. J., Chem. Eng. Sci., J. Membr. Sci., Desalination等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水处理与医疗器械应用的膜材料制备机理研究与产业化。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CI,影响因子4.204)是2007年创刊出版的全英文化学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综合性学术刊物,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大学联合主办,德国Springer公司海外发行,以网络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出版。主编为天津大学王静康院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薛群基院士和郑州大学刘炯天院士。该刊重点刊登反映当前化学科学与工程领域热点的优秀学术论文及综述,以快捷方式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化学科学与工程的所有领域,最重要的包含:催化及反应工程,清洁能源,功能材料,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材料和技术,颗粒技术和多相过程,分离科学与技术,可持续技术和绿色过程等。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3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只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若不希望被转载或者可以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FASE 前沿研究:作物科学真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生产出质量更高的食物,同时减少农业的环境足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