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昌院士:节能是实现双碳目标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
来源:水质硫化物酸化吹气仪 发布时间:2024-09-26 20:36:53产品内容介绍
什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用能、少用能,节能!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2050年前能源系统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最主要途径。国际能源署分析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从目前的330亿吨下降到2050年的100亿吨左右,则2050年前节能和提高能效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为37%,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贡献为32%,燃料替代贡献为8%,发展核电贡献为3%,CCUS技术贡献为9%,还有12%贡献由其他技术满足。可见,2050年之前,节能和提高能效,被视为全球能源系统二氧化碳减排的最主要途径。
2023年06月06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督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新增了乙二醇,尿素,钛白粉,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子午线轮胎,工业硅,卫生纸原纸、纸巾原纸,棉、化纤及混纺机织物,针织物、纱线个领域;调整了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纯碱、铁合金冶炼4个领域。
明确了此前的25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本次增加的11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因此,这一期为大家理了一整套节能诊断、能效评估和节能降碳改造指南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精选干货见文末,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节能诊断是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开展的全面诊断,有利于帮企业发现用能问题,查找节能潜力,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
早在2019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就印发了《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要求企业自愿开展节能诊断。
一般来说企业实施节能诊断一般有三个阶段:前期准备、诊断实施和报告编制。具体流程如下:
明确诊断任务:节能诊断的范围边界可以覆盖企业全部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也可以只涉及部分分厂或生产车间。节能诊断按深度要求可以只完成本指南提出的通用基础诊断,也能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对指定工序环节、工艺流程、用能系统、技术装备等开展专项诊断;
组建诊断团队:诊断团队应包括至少一名企业人员,可以是企业负责人、能源管理人员、财务专员、有关技术人员等;
确定诊断依据:包括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用能和节能相关标准规范、节能技术和装备(产品)推荐目录;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能源利用等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企业概况、能源管理情况、生产工艺和装备情况、能源计量和统计情况、能源消费和能源平衡情况、主要能耗指标情况、节能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过往节能诊断/能源审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
实施能源利用诊断:重点核定企业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量,分析能源损失及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情况,核算企业综合能耗,分析企业能量平衡关系。
实施能源效率诊断:重点核算企业主要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评估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和实际运行情况,核查重点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情况;
实施能源管理诊断:重点核查企业能源管理组织构建和责任划分、能源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和信息化运行、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等情况。
汇总诊断结果:完成《企业能源消费指标汇总表》、《企业工艺设备统计表》、《企业节能技术应用统计表》、《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统计表》、《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和使用情况统计表》等。
分析节能潜力:采用标准比对法、先进对照法、问题切入法、能源因素法、专家经验法等方法,客观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总体水平,全面分析能效提升和节能降耗潜力
提出节能改造建议:从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工艺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提出节能改造建议,对各项改造措施的预期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现代煤化工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对拓展化工原料来源具有积极作用,已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补充。而石油石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我国的工业与国防等相关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
加快研发高性能复合新型催化剂。推动自主化成套大型空分、大型空压增压机、大型煤气化炉示范应用。推动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绿氢与煤化工项目耦合等前沿技术开发应用。
:加快大型先进煤气化、半/全废锅流程气化、合成气联产联供等技术开发应用;
:加快高效煤气化炉、合成反应器、高效精馏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高效降膜蒸发技术等装备研发应用;
:采用热泵、热夹点、热联合等技术,优化全厂热能供需匹配,实现能量梯级利用;
公辅设施改造:据适用场合选用各种新型、高效、低压降换热器,选用高效机泵和高效节能电机;
:依托项目周边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变换等重点工艺环节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试点;
:强化现有工艺和设备运行维护,加强煤化工企业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减少非计划启停车,确保连续稳定高效运行。
严格执行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和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加快淘汰退出。